【资料图】
“我们目前在鹤峰种植油用牡丹300多亩,一亩产籽400-800斤,平均每亩可榨油70斤左右。除了种子可以榨牡丹油外,牡丹花蕊花瓣可以做茶,根可以入药,全身都是宝。”日前,健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德志说,“让牡丹产业在鹤峰生根发芽、造福一方,是我发展牡丹种植的初衷。”
2015年,罗德志把牡丹产业带回家乡,带领家乡群众共同致富,于是当年便前往山东学习了100多天,深入了解牡丹产业的相关技术,并注册了商标,回到家乡开启了罗德志的牡丹“花路”。
罗德志先后出资200余万元,成立健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,积极推广牡丹的科学种植方式,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牡丹的规模种植,为他们提供种苗、有机肥和技术指导,并签订药材回收保护合同,让种植户利益最大化。
“现在,我在鹤峰发展的牡丹种植户没有花过一分钱,而我自己目前在每亩牡丹的投入是在4000元左右。”罗德志说。牡丹产业的发展采取了“公司+合作社+种植户”的模式,努力让种植户的利益最大化、投入风险最小化,在牡丹有规模化收成后,再回收幼苗成本。
在罗德志的发展下,目前已在湖南、湖北等地发展了17家合作社参与牡丹种植,面积达6000余亩,带动周边700多户群众参与。而其中鹤峰有丹惠丰,卉鼎,健德等3个合作社,100多个种植户,种植面积达300余亩。
5月6日,走马镇柘坪村村民洪桂林正在采收牡丹花朵,“种植牡丹还是非常省心的,冬天农闲的时候成垄栽种,后面就只需要简单地施有机肥、打生物农药了,其他的劳动投入很少。”据了解,在良好的看护下,一株牡丹可存活百年以上,高产期在60年左右,回报时间长。
2022年,全县牡丹籽产量10余吨,牡丹油万余斤,产值达500万余元。据了解,每亩目前平均可带给种植户收益2000余元。
“虽然现在在我们鹤峰发展牡丹还处于初期阶段,等今后农民看到切实的收益后,相信可以比较顺利地发展规模,让牡丹成为本地的新兴产业,开启村民致富的新篇章。”罗德志介绍。
每年4月到5月牡丹进入盛花期,大朵的牡丹花明艳耀眼、芳香四溢;公司围绕牡丹的多种用途,发展牡丹油、茶、药等一系列特色农副产品;平时的牡丹园的管理、采收,也为当地村民搭建起了就近务工的岗位,带动村里2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。全方位盘活“花经济”资源,牡丹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丰收。
(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 龙炳洁 朱强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