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30日,第27届“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”活动集体项目组佩花晚会在金山区文化馆剧场内隆重举行。经过7月26日至29日的5场终审后,23个优秀节目代表登台展演。
晚会现场,来自全国的戏曲工作者代表及戏剧爱好者们共襄“梅花”盛举,“小梅花”们带来的戏曲盛宴令台下掌声四起,叫好不断。序幕后,佩花仪式正式开始。其中,由亭林小学演绎的锡剧《红色印记》,是以女英雄江姐的丈夫——彭咏梧烈士为人物原型,表现了其在战斗中的英雄事迹,谈及排练经历,小演员们都觉得获益良多。
(资料图)
学生 刘博文:我练习锡剧有半年时间了,为了这次的节目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排练。
学生 钟诗音:我觉得很有收获,我们大家一起努力,很有成就感。
“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”活动创办于1997年,是一项全国性、高规格的少儿戏曲活动,与金山结缘于2019年。目前,我区已连续4年举办个人项目,今年是集体项目活动首次落户金山。在传统戏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呈现,是此次盛会的亮点,《家园》《作文课》《狼来了》等创新剧目百花齐放。
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、副秘书长 王春梅: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,学生也能关注到如环保、科技、红色基因的传承等现实教育,是非常不错的。
金山区教育局局长 郑瑛:我看到了很多孩子表演传唱的曲目都是结合了学生的校园生活、大时代背景和传统文化等创设出来的,这值得我们学习,也是我们未来的发展点。
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金山区自2017年以来大力推动戏曲文化建设,将“戏曲进校园”工作与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示范区建设、区域艺术教育特色创建等结合起来,积极探索戏曲艺术普及与传承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,逐步形成了“戏曲进校园”区域推进的金山模式,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“小梅花”。
近四年,金山戏娃在“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”活动中获得个人奖22个,优秀集体项目奖12个。在“上海少儿戏曲小白玉兰展评”中获28个“小白玉兰称号”、6个“提名奖”、24个优秀集体节目奖。金山中学新疆部获上海市京剧特色班。金山区先后荣获上海市少儿戏曲“小白玉兰”孵化示范基地、上海少儿戏剧“小白玉兰”人才培养基地。17名学生获市“百名校园戏曲之星”称号。
未来,金山将继续用好丰富的红色文化、江南文化、海洋文化、民间文化等本土资源,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、创造性转化,提升“上海湾区”的人文精神魅力。
中国剧协名誉主席、京剧表演艺术家、首位梅花大奖获得者尚长荣,金山区委副书记袁罡,副区长曹婕,中国剧协副主席、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尹晓东,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、副秘书长王春梅,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副主任王之茵出席。
(来源:i金山)